建议提案办理

兴安盟教育局关于对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35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兴安盟教育局

贾小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教育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很有针对性,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兴安盟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兴安盟教育局积极组织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突出“引领力”,擘画发展新蓝图,深耕立德树人“责任田”。

开展主题教育,丰富育人模式效化“延链”。

通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赞美我的家乡”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兴安岭上兴安盟 兴安师生展风采”主题演讲比赛、“学习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主题教育活动、“课读耕牧”体验活动、“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暨创建“书香校园”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正确政治方向,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强化仪式教育,夯实思想基石强化“聚链”。

兴安盟教育局持续强化仪式教育聚魂、聚心、聚力的作用,擦亮入队仪式、离队入团仪式等活动品牌,有效提升广大团员、少先队员的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兴安盟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少先队入队系列活动,各校将少先队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少先队工作的时代性和感召力。

)探索思政教育,协同教育教学谋划“建链”。

学校思政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兴安盟教育局制订了全系统思政教育的总体规划,制定《兴安盟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系统地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创新研究,建立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联动机制,从理想信念、文化历史、科技成果、价值理念等方面搭建全面配套的教学体系,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政“金课”。小学阶段教唱爱国歌曲、朗诵爱国诗歌,对国旗、国徽的形状所包含的爱国元素的具体感知等,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门课程中。小学高年级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礼仪,提供爱国主义内容的高质量儿童读物、教辅读物,让广大青少年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中学阶段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立足不同课程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中。紧密契合中学生兴趣特点,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启发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作用,通过课堂讲授、网络微课、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显性和隐性途径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与吸引力,形成“课程思政”协同效应。

)形成家校合力,融入爱国教育打造“凝链”

为了搭建家庭、学校的互动平台,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兴安盟教育局组织学校家长代表与学生们一起升国旗、参加入队、入团仪式等,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同时,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等,探索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建立与家长沟通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家庭、家庭教育的最大合力。

二、深化“凝聚力”打造铸魂新高度,把稳教育事业发展的“压舱石”。

兴安盟教育局充分利用“一馆三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教学资源,上好“行走的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植红色基因让思政教育“好上加好”。

兴安盟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初心,实施“深植红色基因”工程,把红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通过红色主题研学、描绘红色历史、听老兵讲中国故事、观看英雄事迹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沉浸式”体验中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洗礼,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

 )利用传统文化让思政教育“活灵活现”。

兴安盟教育局充分发挥党、团、队组织优势,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队日活动和主题班会以及各类社团活动,并积极开展春节、元宵、植树节等“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用好、用活、用实思政课。其中,清明主题系列活动被兴安日报、央视频、红城1947APP、乌兰浩特市微分享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徒步前往烈士陵园祭扫,有的学校在升旗仪式中重温抗日战争故事,有的学校将传统文化习俗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思政课的生动案例。

)打造“民族文化+示范创建”彩色名片,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为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兴安盟教育局组织各校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校园氛围营造、主题升旗仪式、班团队会、创意作品、艺术节展演、同争“小石榴籽章”等多彩活动,常态化开展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加强思想引领,融入思政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学校教师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深挖我市一馆三址”的红色故事,再结合课本中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亲等丰富的民族团结故事,设计特定环节,通过启发式引导,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提升“号召力”,开创建功新时代,温暖融入广大青少年“朋友圈”。

兴安盟教育局充分整合各类宣讲成员,组建了“益·身边人”教师、团员青年、红领巾宣讲小分队。其中乌市共有138名教师、215名学生成为理论宣讲员,目的是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广大师生宣传好和传播好,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活动230余次,累计受益人数近5万人。“六·一”期间,“益·身边人”宣讲小分队的宣讲员走进义勒力特中心小学为同学们讲解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四、工作反思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兴安盟教育局开展了一系列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充分激起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活动创新性不够、活动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今后,兴安盟教育局将继续围绕“什么是爱国”“为什么爱国”“怎么样爱国”等问题,运用生动多样的方式方法,把爱国主义的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要求落实在学生行动中。一是以大视野把道理讲深。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通过集体教研、示范课展示、线下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思政教师业务的引领,讲出爱国主义的政治高度、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引导学生真正把握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深邃要义。二是发挥家庭人生第一所学校、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家长学校办学模式,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共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以榜样为镜为旗帜,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通过表彰优秀学子、事迹发布会、新时代奋斗故事展播等形式为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引导广大青少年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感谢您对兴安盟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